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旅游 >

北京国际非遗周落幕,5天接待观众超10万人次

时间:2025-10-22 10:41来源:北京日报

  10月17日至2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在京举办。活动围绕“非遗携手美好生活”主题,以文明互鉴点亮非遗之光,以多元场景激发消费活力。据统计,现场观众累计突破10万人次,“把非遗带回家”成为广泛共识。

  艺术交融搭建沟通之桥

  本届非遗周以丰富的展演互动,搭建文明交流之桥。开幕式上,中国贵州侗族大歌与格鲁吉亚复调演唱同台,舞蹈《青绿》演绎《千里江山图》意境,京剧《声动梁尘》展现国粹精华,60余国代表携手诠释“美美与共”。

  主舞台连续五天异彩纷呈:津巴布韦拇指琴与保加利亚三重奏交织,土耳其艺术家以水墨演绎多彩意境,智利歌唱家带来安第斯山脉的悠扬旋律,马耳他传统音乐、苏格兰风笛、巴西战舞、芬兰民间歌舞轮番登场,皮影戏的光影穿梭其间,共谱世界非遗的交响。这些精彩的演出深深吸引着观众,有的甚至连续多日赶来反复观看节目,只为沉浸在这跨越国界的艺术魅力中。

  非遗周的互动区更是文明交融的现场:巴西卡波耶拉传承人邀观众共舞,安哥拉艺人演奏传统乐器并现场教观众敲击节奏,格鲁吉亚传统印染体验区始终排着长队,匈牙利布索面具展台前观众争相佩戴各式面具拍照留念。一位埃及参展代表赞叹:“非遗周非常成功,我们希望再来!”

  非遗“爆款”点亮市场

  本届非遗周以多元消费场景激发市场活力,展现出非遗在拉动内需、促进文商旅融合方面的巨大潜力。非遗市集上,伊朗地毯、秘鲁羊驼玩具、土耳其工艺品供不应求,金漆镶嵌、宫毯、风筝、绒花等借创新设计成为时尚单品,同仁堂养生食品饮料日销售额突破万元。天津冬菜展位前“这糖蒜涮羊肉绝了”“晶莹剔透”的赞叹此起彼伏,外国游客从初尝时的小心翼翼到由衷称赞,完成了一场跨越文化的味觉对话。市民对非遗品质的由衷认可,是消费热情背后的核心驱动力。

  与此同时,抖音市集以其创新的互动形式成为年轻人打卡的热门区域。心动打卡装置前,观众排起长队;观众通过与数字人“非非”对话,深入了解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些科技赋能的创新体验,让古老的非遗以更年轻、更时尚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

  活动期间发布的“运河新声 非遗共生”10条北京大运河非遗主题游线路,带动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台湖演艺小镇、琉璃厂等文旅地标的人气,进一步拓展了非遗的体验场景,将热度从展馆延伸至城市角落,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正如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所言:“活生生的生活离不开非遗。”

  高端对话凝聚传承共识

  非遗周设置多场高端对话,聚焦非遗作为文明之“根”、创新之“魂”、发展之“路”的时代价值。意大利驻华使馆副馆长、特命全权公使柯瑞思从历史维度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过去的数个世纪里积累出来的。”中轴线申遗大使唐华德则从社区参与角度强调:“北京中轴线的繁荣与发展,是由生活在中轴线周边的人们共同创造的。北京老城区的人们,需要成为中轴线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带领大家共同走向未来。”

  全球合作被视为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柯瑞思认为,大家同住一个地球村,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国立艺术学院副院长蒂纳廷·克尔迪亚什维利表示:“共同合作,一切皆有可能。”匈牙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加博尔·索奥斯指出:“唯有携手,才能为下一代创造美好的未来。”

  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通过“请进来”和“共创共享”,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包容、自信的中国。活动的成功举办彰显了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非遗不仅“活”在展馆,更“火”在生活中,通过创新实践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形成文商旅融合的良性发展格局。(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永吉)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