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第五届松阳乡村振兴全国建筑设计大赛启动仪式暨现场考察在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的浙江省松阳县举行。来自全国200余位青年建筑师、在校学子与业界专家到场,共同开启这场赛事。松阳以赛引智,借赛引人,持续探索“传统县域与现代设计共生”的可行之路。
政企校协同发力,搭建县域设计实践平台
启动仪式由乡村复兴论坛秘书长李永良主持,松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健勇、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贺勇等嘉宾出席。仪式现场,组委会首先对长期支持松阳乡村建设的主协办单位、建筑院校及专家团队表示感谢——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10余所高校及安哲建筑等机构的参与,为赛事提供专业支撑。
杨健勇在致辞中指出,松阳根植于山水与文脉的深度融合,始终牢记总书记“古老就是财富”的嘱托,坚持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也成为设计师探索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灵感沃土。
松阳始终以开放姿态接纳青年设计力量,四届大赛也成功推动一批设计成果落地。杨健勇表示,松阳正全力打造“古典中国”焕新发展的县域样本,期待建筑师们深挖松阳之美,用设计解决县域发展实际问题,让建筑成为激活乡村价值、带动产业发展的抓手。
大赛评委、浙江大学教授贺勇以《建筑何以动人》为题进行经验分享,从建筑专业视角解读松阳大赛。他指出,松阳乡建的核心价值在于三点:一是用设计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如平田村集群设计、陈家铺先锋书店等案例,实现老建筑承载新生活;二是以县域为纽带串联城乡,通过基础设施一体化避免传统村落“孤立标本化”;三是让青年设计师成为实践主体,四届赛事已吸引数千名青年驻足,其务实落地的设计理念契合地方需求。
聚焦“烟火与诗意”,赛事锚定强落地导向
仪式现场,组委会发布本届大赛两大核心亮点,凸显赛事专业性与实践价值。
其一,赛事设置近30万元奖金及补贴,评审团由高校学者与业界专家组成,将评选出50组入围方案,其中一等奖奖金达6万元,为青年设计者提供专业认可与物质支持。
其二,赛题紧扣松阳实际需求,结合“烟火与诗意”的主题,聚焦三个待激活空间:横岗村闲置老建筑更新、烟丝厂新业态场景规划、九村晒谷场功能升级。“设计没有标准答案,但必须扎根松阳土地。”李永良介绍,组委会将为参赛者提供全周期支持,包括现场考察讲解、定期线上答疑、720度全景场地资料等,确保方案能触及当地生活习惯,产生可感知、可延续的实际价值。
现场考察“走读”乡土,让设计贴近村落肌理
启动仪式后,200余位参赛者深入松阳村落与待设计场地,开启“走读式”考察。参赛者与当地居民交流老建筑使用痛点,在烟丝厂旧址,大家记录场地微气候与周边产业关联;在九村晒谷场,工作人员详解场地功能需求。
“历届竞赛选址的特点是存量更新、小微设施、公共空间、真题真做。”贺勇教授建议参赛者,重点关注村民日常动线、建筑与村落的空间关联、植被生态等细节,“这些信息是设计拥有松阳味道的关键,也是烟火与诗意的落脚点。”
松阳通过五届赛事持续探索建筑设计服务县域发展的路径,既为青年设计师提供了扎根乡土的平台,也为传统村落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据悉,本届大赛已进入报名与方案征集阶段。初步统计,截至10月19日,共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伦敦大学等国内外共50余所高校及123个社会团体报名,12月10日报名截止,获奖方案有望在松阳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