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

陕西安康:奋进有为 铸就更大辉煌(2)

时间:2016-11-28 14:06来源:人民在线

    创新“飞地经济模式 ” 实现跨越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语境中,“飞地经济”模式促使安康遵循了让绿色发展的理念先入为主,深入人心,并起到见诸行动的自觉性和引领性作用。
    “创新一理念,兴一个产业,活一脉经济,富一方百姓”。2013年,安康市正式提出“全域安康”理念,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为解放思想,打破狭隘的利益格局,在体制机制上创新突破。
    为贫困市情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捷径,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主体功能区的思想,架起“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沟通的桥梁。市委书记郭青介绍,发展飞地经济,坚持“川道地区发展经济,远山深山保护生态”的原则,一方面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先决条件,引导超载项目向全市省级层面重点开发区域有序转移;另一方面,更好地促使山区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发展,提供更多更优质生态产品,体现的是坚持用发展的办法保护生态,符合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区域经济规律,为各区县构建定位准确、发展有序、梯度互补、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机遇。
    安康是国家16个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市之一,其中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是安康试点示范最重要的目标。目前,安康(白河、紫阳、岚皋、宁陕、镇坪)5个县在月河川道建设的“飞地经济”园区均被确定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93亿元,签约项目49户,落地建设项目14户。
    今年10月,岚皋县飞地园区“中国魔芋小镇”项目正式启动,随着安康魔芋产业化的发展和精深加工能力的提升,富硒魔芋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知名度逐步提高,市场影响力稳步扩大,正有效的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飞地经济”“飞”出产业梦的梦想已经照进现实。
    推行“远程教育+模式” 提升综合服务
    白河县以满足党员群众多元化需求为导向,积极整合资源,推行“远程教育+”模式,着力将远程教育站点打造成集党务、商务、便民服务与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
    “远程教育+视频同步”“远程教育+户外LED”“远程教育+新兴媒体”“远程教育+电子商务”“远程教育+便民服务”共五项模式同步实施,利用远程教育站点的互联网优势,加强远程视频会议室利用,开办《远程教育大讲堂》,运用现场教学加网络直播,定期组织领导干部进直播间讲政策、专业人才讲技术、先进典型讲经验、致富能手讲创业故事,实现教学活动由点到面,由单个站点培训扩展到多个站点同步进行。
    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200余场次1.5万人次,县镇村三级15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足不出村,与县培训班上200余名科级干部同步接受市委党校教授对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辅导,推动学习教育走进基层,走进广大干部群众。
    自白河县推行的“远程教育+”模式以来,在增强党员学习教育实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党员管理服务,帮助群众发家致富,方便群众日常办事等方面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显著效果。目前,全县建立“乐村淘”电商服务中心1家,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20个,引导本地返乡青年、大中专毕业生、能人大户等创建网店37个。累计为群众提供各类代办事项3500余件次。
    倡导“就地城镇化模式” 惠民生暖民心
    “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是新型城镇化的一条新路,符合中国国情,更具实用价值,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2011年,陕南移民搬迁实施开始,安康市已高达50万群众通过移民搬迁搬出深山。
    2012年,安康开始倡导“就地城镇化”模式,力图让更多的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安康这一模式不仅符合中省精神,更加坚定了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之路的信心。通过因地制宜,尊重客观规律,发挥好新一轮易地移民(脱贫)搬迁,实现一举多赢,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陕西日报》关注安康移民搬迁时报道,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园村贫困户梅可军,一直想从高山上搬出去,方便孩子上学。几年来,仅凭自己一人外出打工和家里务农收入,6口之家搬下山的梦想一直未能实现。今年,按照省上新一轮移民(脱贫)搬迁政策,梅可军一家不仅得到7万元的购房补贴,还加入了村合作社,新养了100只娃娃鱼、20只羊。对他来说,搬出大山,安居乐业,有指望了。
    入住兴隆村安置点的杨希翠在自己80平方米的家中开了一个小店,日用百货,一应俱全,主要面向安置点的住户。现在平均月收入2000多元,加上丈夫出外务工,一个月家庭总收入6000多元。用杨希翠的话说,“现在住得好了,钱也多了,一切都好起来了。”
    2016年到2018年,宁陕县移民搬迁规模,由原计划的3100户增加到4638户,其中,仅2016年就要搬迁1137户。安康市移民办主任薛玉发说,搞好产业发展,解除搬迁群众后顾之忧,实现群众安居乐业、脱贫致富,可谓是宁陕县“点睛之笔”。
    “十二五”期间,宁陕县共实施移民搬迁安置4816户14833人,其中集中安置4209户12791人,集中安置率为87.4%。安置小区三产服务行业从业率,由2012年的不足10%提高到37.6%。
    “十三五”期间,全县还将建成移民安置小区29个,完成移民搬迁3710户11640人。
    安康市委书记郭青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群众搬出山,生态得以恢复,青山绿水变为金山银山,又开始反哺地方经济的发展。搬得出靠就业、稳得住靠就业、群众能致富还是要靠就业。整个安康移民搬迁工作的核心就是要打好就业这张牌,只有让搬迁群众都能找到稳定的工作,搬迁才能算成功。过去安康因为就业问题解决不好,才会有大量贫困人口,才会有几十万群众在外打工。安康的城镇化水平低,劳动人口难以集中,产业难以聚集。现在通过移民搬迁,大量适龄劳动力从山村走向城镇,围绕移民搬迁社区做文章,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平利县洛河镇,父母年迈、幼子瘫痪的王娟家境贫寒,生活窘迫。搬出大山后,在当地移民搬迁社区的棉鞋厂里找到了工作,有了每月3000余元的固定收入,正逐步摆脱贫困的命运。平利县的13个移民搬迁安置社区有35家社区工厂,已吸纳2000多名搬迁群众就近实现就业。
    紫阳县焕古镇和汉滨区,通过移民搬迁社区与农业园区相结合,大量拥有农业技术专长的搬迁群众也实现了就近就业增收。焕古镇的富硒茶园帮助当地610户2172名群众实现脱贫;汉滨区牛蹄镇的农业园区则顺利承担下牛蹄镇及周边洪山镇810户贫困群众的脱贫任务。
    近年来,移民搬迁工程使安康的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快速上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安康市城镇化率达44.3%,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当下全国齐心协力,精准扶贫的攻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扶贫脱贫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安康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核心战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各显身手打出一套“组合拳”,创建独特的“本地模式”,成为一线脱贫攻坚的扶贫标杆”。
    全市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今年前三季度安康市经济稳中有升,增速继续领跑全省。一至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602.70亿元,增长11.0%,较上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各市区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8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38.86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203.98亿元,增长8%。
    去年GDP总值772.46亿元,增幅12.4%,位居全省第一。
    今年全省县域经济监测考评中,宁陕、岚皋、旬阳和镇坪4个县荣获“争先进位”奖,其中宁陕县喜获争先前位奖第一名,这是自陕西省开展县域监测考评以来安康市取得的最好成绩。
    郭青说,目前全市仍有1003个贫困村、19.4万户58.17万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性改变,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
    10月28日,市委书记郭青深入汉滨区关庙镇文化村、金星村调研非贫困村贫困户扶贫工作。
    郭青随机入户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时讲到,当前在脱贫攻坚层面实施区域分类,是根据贫困人口发生率区别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全面脱贫攻坚对每一个贫困户都是平等的,绝无区域之分、轻重之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坚定不移地把党的力量挺在一线,以“一天不耽搁、一刻不懈怠”的态度去真抓实干、补齐短板,确保每一个贫困群众在摆脱贫困道路上齐步走、不掉队,最终实现同步小康、共同富裕。
    在安康,到旬阳,到岚皋,到镇坪,到石泉还是到关庙镇、洪山镇,池河镇,无论是抓党建、强教育、访贫困、看真贫,几年来不辞辛苦,常常翻山越岭,风雨兼程,走进深山,与群众贴心交谈,给予鼓励和信心。对于安康市委书记郭青来说,百姓的冷暖疾苦始终是心头最沉重的牵挂,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转变观念,摆脱贫困,解决基本生活,就不能安之若素。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以持之以恒的担当境界奋力追赶超越,实现绿色崛起,为安康的明天铸就更大辉煌。(文/邹颖兵)
(责任编辑:李岩岩)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