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技 >

科技赋能城市管理,别搞“AI盆景”

时间:2025-09-08 10:27来源:科技日报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面对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的现代城市,传统粗放式管理早已难以为继。以大数据、人工智能(AI)、物联网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供了重要支撑。从智能交通系统有效缓解高峰拥堵状况,到数字平台为流动摊贩自动匹配摊位,再到“城市大脑”精准监测电动自行车电池入户充电……这些创新实践,正是科技让城市治理更精细、更高效的生动注脚。

  然而,在科技赋能城市管理的实践中,一些地方却陷入了误区。有的片面追求技术炫酷,耗资打造“AI智慧跑道”,因无法正常使用沦为摆设;有的盲目跟风,罔顾需求上马智算中心,最终因缺乏应用场景而成为“空中楼阁”;有的本末倒置,对交通拥堵问题视而不见,却大搞公交站台的“智能化改造”。更有甚者,把AI技术当作“盆景”和“政绩”,用于装点门面、应付检查,滋长“数字形式主义”,与技术应用的初心背道而驰。

  科技赋能城市管理,绝非技术的简单堆砌,也不是为了追求表面的好看和热闹,而是要通过技术的应用,实实在在地解决城市运行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比如,针对洪涝灾害多发情况,如何运用先进传感技术做到实时监测、有效排涝,让市民不再“看海”;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难题,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交通管理,让上班族通勤更高效、出行更顺畅;针对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如何打通数据壁垒,把医保结算、商事登记、项目审批等政务服务搬到网上,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等等。

  换句话说,科技好不好使,能不能解决问题是关键。而解决问题,前提是把问题找准,通过深入调研,及时了解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精准把握城市运行的痛点难点,做到“民有所呼,技有所应”。现在,很多城市都设有12345市民热线,每天都有大量群众诉求在此汇集,对这类“送上门”信息加强分析和处理,能为技术研发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此外,在技术应用落地的全流程中,要建立成效反馈机制,并根据效果反馈提出技术优化改进方向,让城市运行的“智慧大脑”越来越“聪明”。

  城市的核心是人,科技是服务人的工具。科技赋能城市管理,要始终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民众福祉为“金标准”。唯有如此,城市生活的便利度与舒适度才能不断提升,城市居民才能真正享受到科技的福利,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者/代小佩)

(责任编辑:永吉)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