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晚,秋意渐浓,华灯初上。在国庆与中秋双节同庆的祥和氛围中,儿童探索馆举行《寻月之旅:民族团圆颂》晚场活动,与广大儿童家庭同庆团圆,共享民族华彩。小朋友们化身“寻月小勇士”,踏上了一段融合了奇妙叙事与民族文化底蕴的探索旅程,在欢声笑语中沉浸式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主题植根于心底。
奇妙序幕:月亮不见了!齐心团结共寻月
伴随着悠扬的民族音乐,故事娓娓道来:一个孤独的“偷月人”因痴迷月辉,竟用星光网偷走了中秋之月,天空顿时陷入黑暗。当得知月亮是属于所有人的共同瑰宝后,各族孩子们决定团结起来,找回月亮!开场的故事情境以生动的演绎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明确了“集齐各民族能量,唤醒月亮”的核心任务。小朋友们依据寻月任务卡,开启了一次奇妙多彩的“寻月征程”。
寻月征程:跨越民族村寨,收集希望能量
此次晚场活动中,精心创设的六大“民族村寨”情境将儿童探索馆变成了多彩民族的“大观园”,孩子们沉浸式体验各民族与月亮相关的独特习俗,并通过合作完成挑战,收集代表“民族能量”的宝石。
“开心市集”的“蒙族草原祭礼”上,孩子们在“萨仁姐姐”的带领下,加入蒙古族的祭祀仪式,向象征月亮的“萨仁”虔诚祈祷,感受草原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平安丰饶的渴望。
“接待中心”回荡着“维吾尔族:鼓舞心声”的欢快节拍。孩子们围坐一圈,参与手鼓传递游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鼓声与加油声中,传递着驱散乌云、找回月亮的集体力量。
“艺术工作坊”里,“汉族:巧手祈月”活动让孩子们动手制作一盏盏精巧的花灯。这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让他们理解了花灯作为汉族文化符号,所承载的幸福团圆、照亮前程的美好祝愿。
“繁忙小镇”变身为“藏族聚落”,孩子们齐心“寻找达瓦(月亮)”。当发现夜空黑暗无月时,他们在引导下与家人协作,用身体拼凑出圆圆的“月亮”,深刻体会到“月亮不止在天上,也在心里”的温暖寓意,感受藏族对光明与圣洁的祈愿。
“冒险云梯”区域则是“壮族:勇攀云梯”的挑战场。壮族认为月圆之夜天地最近、攀爬至高处最易于沟通神明,孩子们共同感受着壮族的文化传统,勇敢攀登,许下寻月的心愿。
“科学天地”化身“侗族村寨”,孩子们体验着“月下拾瓦(偷月亮菜)”的乐趣。他们“偷”取寓意吉祥的果蔬——象征聪明的葱、代表精于算计的蒜、寓意百财的白菜、寄托家庭幸福的南瓜……在游戏中感知侗族和谐共生的农耕传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孩子们在“民族村寨”里重重闯关,不仅收获了形态各异的“能量宝石”,更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对多彩民族文化习俗的理解和尊重。
团圆回归:能量汇聚月重明,相亲相爱共团圆
当所有挑战完成、集齐能量宝石的小勇士们齐聚“月亮之谷”,活动进入高潮。现场所有儿童家庭齐声高呼“齐心协力,月亮归来!”的口号,小勇士们终于将“月亮”重新召唤回归。故事中的“偷月人”也被这份团结与真诚感化,转变为共同守护明月的“守月人”。随后,现场的儿童家庭在富有民族感的音乐旋律中,跳起了竹竿舞、锅庄舞,在欢乐的气氛,共同祝福祖国华夏千秋,山河无恙。
岁月悠悠,一轮明月共此时。相信孩子们都在沉浸式的体验中丈量了民族文化的广度,凝聚了各个民族团结的心愿,共同守护并点亮了属于孩子们心中的那轮最圆满的中秋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