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 >

经营主体发展量增质提 上半年全国新设1327.8万户

时间:2025-08-19 10:48来源:经济日报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新设企业462万户,新设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多种经营主体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申宇婧表示,上半年一系列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改革措施相继落地,从金融、法治、专业服务等多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成为经营主体数量增长的重要支撑。同时,新设企业稳定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体工商户向小微企业转型的趋势,经营主体质量正持续优化。
 
  从量的增长上看,投资信心持续增强。上半年,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专家认为,这得益于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支持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通过消除诸多隐性限制、降低隐性成本,稳定了民企发展预期;持续放宽准入限制、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放开制造业准入,推进服务业开放试点,并给予税收等多方面支持,增强了外企在华投资意愿。
 
  从质的提升上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四新”(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截至6月底,全国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占企业总量的40.2%。申宇婧表示,“四新”经济与新质生产力、技术融合创新紧密相关,其占比的提高,说明我国发展含“新”量提升,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四新”经济的作用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重构我国产业链、价值链。提升研发设计等环节的利润,推动我国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二是培育新的增长极。随着我国涌现出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领域,经济增长动能将迎来转化,实现新旧动能平稳接续。比如,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三是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激活县域经济、乡镇经济等。“四新”经济将通过数字化重塑,促进我国经济多极化发展,形成多个区域经济圈,有效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随着“哪吒”“黑悟空”“泡泡玛特”等国产IP火爆全球,文化消费成为消费增长亮点,带动了文化产业繁荣。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设“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高达17.5%,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相关领域消费需求的增加。”申宇婧说,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持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例如,文化领域外资准入放宽,出台扶持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此外,数字化赋能也为文化产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数字化手段大幅降低了影视制作成本,提升了人们的观看体验,同时也为文创产品创新、数字文旅消费注入新动力。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经营主体发展需求,持续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涉企政务服务,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责任编辑:永吉)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