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吴经理,进大棚里看看这一季的黄瓜和豆角,品质相当好。”菜农吕纪光高兴的带着前来贷后调查的客户经理老吴一行走进大棚。
只看见整齐划一的绿色的藤蔓上,一个个鲜嫩的黄瓜伴着温暖阳光长得正欢。春暖花开的季节本是温度适宜,可是大棚的温度却高达35度,渴望增收致富的吕纪光夫妇丝毫不顾脸上的汗水,在大棚里忙得不亦乐乎。
1964年出生的吕纪光是一位有着30多年种菜经验的“老菜农”,家里有2个孩子,都已经结婚生子在城里买了房,但是孩子们的经济压力也比较大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为了给孩子减轻负担,想在黄瓜种植的时间节点前,改造工棚,扩大种植规模,今年年初,吕纪光在沂南农商银行里庄支行申请了10万元的“大棚贷”,改建了一个大棚,新建两个大棚,为了提高自家的蔬菜品质卖个好价钱,老两口每天都在大棚里忙活五六个小时。
“多亏了咱农商银行的支持,现在的3个大棚,种了1亩豆角和2亩黄瓜,恰好能赶上菜价‘黄金期’,今年的收入肯定和蔬菜一样大丰收。” 吕纪光微笑着说,眼睛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
吕纪光所在的沂南县依汶镇朱家里庄村是传统种植蔬菜基地,种植蔬菜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但是大多数是传统的小工字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低,农户劳动强度大不说而且收益也很低,不能发挥规模效益。如果改造成高效大棚,可以有效提高产能,大幅提升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但是改造一个大棚,需要资金10万元到20万元左右,大多农户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工棚改造的事情一拖再拖。
沂南农商银行朱家里庄支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跟进对接村两委,建立起了该村的种植户清单,并从中筛选出符合贷款条件的种植户,并采取多项措施全力给予该村信贷支持。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沂南农商银行的“大棚贷”、“创业担保贷”等贷款品种,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挨家挨户宣传,通过上门讲解大棚贷政策、发放宣传手册、电话宣传、微信群解答咨询等方式,让下边老百姓了解政策、知晓贷款流程。二是以智慧营销系统为平台,开展“无感授信,有感用信”,对辖区农户信息进行了批量导入,根据客户基础信息,自动生成客户的贷款额度,同时客户经理手把手教会农户使用手机银行,熟悉使用手机银行贷款的操作步骤,手机银行放贷方便快捷,省去了农户评跑网点的时间。三是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举办农民夜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蔬菜种植能手讲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引导农户科学种植,真正实现惠民政策落地开花。今年一季度,朱家里庄支行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和“大棚贷”597笔,金额 780万元,有力的支持了辖区内蔬菜大棚的升级改造,种植户预计年增收6万元左右,切实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撰稿人:王辉 刘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