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公益 >

网上慈善,不必再盯着大款 动动手指不费事,百八十元不嫌少(2)

时间:2015-01-13 11:04来源:人民日报

    民政部表示
    网络慈善要鼓励也要规范 网站与募捐者应共同担责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郭玉强日前做客中国政府网时表示,网络慈善增长很快,是做慈善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但也需要进行规范和管理。
    2014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鼓励、肯定和支持网络慈善。
    郭玉强说:“虚拟世界的慈善和现实世界的慈善是一样的,只不过渠道有差别而已。就像我们上班一样,您是开着汽车来的,我是骑着自行车来的。”
    据郭玉强介绍,目前全国慈善年捐赠额是1000亿元,网络慈善一年捐赠额大概是10亿元左右。虽然从捐赠的绝对数量看,网络慈善占的份额很少,但增速很快。
    《意见》鼓励、肯定和支持网络慈善,也对网络慈善进行了规范。郭玉强指出,从现在情况来看,捐赠领域出现的不良情况,与互联网有关的越来越多。因此《意见》对网络募捐进行了规范,要求广播、电视、报刊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对利用其平台发起募捐活动的慈善组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
    “作为募捐平台的网站要与募捐者共同承担责任。比如说我有一个网站,有人到我这注册,最后发生了诈骗,我是要负连带责任的。并不是说它是虚拟世界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这是不行的。”郭玉强说。(人民日报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胡雅婷)
    【民生观】
    移动互联网 点化“开粥厂”

    马三立有个经典的相声《开粥厂》,讲马大善人大言赈济灾民,施舍山珍海味、四季用品,虽说讽刺的是夸夸其谈的人,但其中映射出传统的慈善观念:有钱人是慈善主体。
    今天,仍有人陷入困境后,在传统慈善观的影响下,想方设法寻求大款的帮助,比如跪在土豪门前,这种事都有过报道。
    掌上慈善、网络公益的悄然出现,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慈善格局。从当前行之有效的、网络公益平台“嫁接”公募型慈善机构的合作模式来看,移动互联网高效地盘活了慈善资源,点化了传统的慈善模式。原因大致有三。
    其一,信息透明。登录相应的网络平台,就能知道谁需要什么帮助,不必担心有劲没处使。在权威机构的审核监督下,受助者的情况真实可信,不必担心假借慈善之名的骗局。善款募集、使用的动态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披露,既能避免“过度捐赠”“箭垛效应”等慈善误区,也能防止行为不端之人染指善款、侵蚀公众信任。
    其二,渠道便捷。轻触鼠标或屏幕即可完成捐赠,不再需要跑银行、奔邮局,时间成本降到最低,更无须顾虑些微的心意是否“拿得出手”、是否“值得折腾”。
    其三,地位对等。在网络平台上,人人都能成为捐助者、发起者,乃至受助者。受助者,从被动等待,变为自行发声、自助其身;捐助者,也从热衷慈善的“马大善人”,变为你我这样的普通人。
    海纳百川,不捐细流。当慈善不再成为有钱人的独角戏,而是真正汇聚起平凡却不乏爱心的亿万之众,慈善资源才能焕发出活力。更重要的是,相较于“达成多少钱的募捐目标”,“让更多人参与慈善”“唤起更多人的慈善意识”,具有更深远的意义。而慈善的核心内涵,正在于此。(靳西湖)
(责任编辑:永吉)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